聯繫方式


提供企業內訓、員工協助、個人諮商與顧問方案。
課程邀約請聯絡陳主任:huei@4aspace.com(常因上課無法接聽電話,請以 mail 為主)
個人諮商皆採預約制,請 按此預約

【報紙專欄】自由時報「圖像心職場」(每月第一個星期二見報)
【廣播單元】教育電台「教育 Talk Bar」職來職往(每週三PM17:20-17:30)

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

【職場溝通心法】差異=\=不正常~同仁關懷四部曲


這一天,一如往常的在中午十二點準時下課。當同仁們紛紛起身去領取便當的時候,負責這場培訓的同仁,已經很有默契的拿好咖啡和中餐,準備帶我到休息室用餐。我很喜歡這家公司,人資主管有概念、熱情,她和負責培訓的同仁總是充滿熱情的跟我討論,希望能夠將每堂課的課程效益做到最大。

剛在休息室坐下來,人資的主管Anne探出頭來跟我打招呼。她臉上常見的笑容不見了,看來有點苦惱。

「最近好嗎?」我詢問Anne。

「老師...,我有個問題想私下請教妳一下...」


一、這個舉止正常嗎?


原來,公司新進了一批員工,在新人訓練期間還算好,實際進到工作狀況以後,陸續有同仁反應其中一位新進員工的狀況,聽來讓人毛毛的。

「啊?毛毛的?」我不解地看著她,「她做了什麼嗎?」

「這個人,出入都沒有聲音靜悄悄的。別人跟他說話,她會很專注地看著你,但是你根本不知道她到底有沒有聽進去、有沒有聽懂。因為這件事情花了十分鐘跟她說,可能一小時後她又會跳針的來問你一樣的事情,彷彿妳從來沒有跟她說過。」

「會不會她學得比較慢一點,或是對這件事情比較陌生?」

「這我瞭解,但我剛剛也被她嚇了一跳。」我注意到Anne的臉色真的比平常蒼白了一點。

「剛剛,不是在上課嗎?」

「是呀,我因為一早上都在忙,剛剛課程討論的時候我去上個洗手間,你知道我們的洗手間是大理石地板,進出應該都有聲音呀,結果,我從洗手間開門出來的時候,看到她就站在門外面,眼睛直盯盯的看著鏡子,一動也不動。我叫她她也不理我耶!我真的被嚇到,以前同事來跟我說,我都覺得她們大驚小怪,但是我剛剛看到真的覺得詭異。老師,這位同仁的舉止算是正常還是不正常呀?」

二、差異=\=不正常

「如果只是她靜靜地站在鏡子前面,也不能就說她有什麼問題,你擔心的是什麼呢?」

「因為已經有兩位同事來跟我們說,我們可能要處理一下。如果在公司的立場,我也會擔心這位同仁是否有安全上的顧慮,對公司是否會有潛在的風險。」

「你說的很對,這三件事都是需要被考慮的。不過以你剛剛說的這位同仁的狀況,只能說她的方式跟大家有差異,並不能就這樣來討論她的安全顧慮或是潛在風險。」

「她算正常嗎?」

「其實,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我們自己的習慣,可能是跟別人不一樣的。
並不能因為差異,就說這個人是不正常喲。即使跟大家的習慣有差異,還需要看對工作是否有造成直接的影響,或行為上有產生直接安全的顧慮,只是擔心或揣測可能是沒有用的。」

「那我可以怎麼做呢?」

三、尊重彼此的差異

「就從你剛剛說的三個層次來說,確實都需要考慮,要處理的策略也會不同。在談處理策略之前,建議你們要先建立起可以互相信任的關係。」

「互相信任?」

「是的,如果今天換個立場,別人只是想要評估風險、打量我們的行為,我們也會覺得怪,反應不會自然吧。」Anna邊聽邊點著頭。

「先不要急著下判斷,現在看到的不一定客觀。先建立起信任關係,了解她平日的行為,在適應環境或工作內容上是否順利,就像關心部門同事一樣關心她就好了。客觀的資訊是很重要的。」

「那我怎麼跟來反應的同仁說呢?」

「一樣,就先當成客觀資訊搜集就好。也可以多問一下發生的時間、狀況。請同仁不要急著下判斷,也許新人就是還在適應的階段,讓大家相處上不要太有壓力或慌張,若同仁可以的話,可以關心一下她的狀況,若她不願意說也不要勉強她。有的人就是需要時間,比較慢熟。」

「那如果沒有好轉呢?」

「你先做這兩件事情:建立信任關係、搜集客觀資訊。」
「之後,若她的狀況沒有好轉,或是有新的行為出現,具體引起你對安全的顧慮,你可以再找專業人員討論,協助你評估。」

【職場溝通心法】同仁關懷四部曲

一、建立信任關係
二、搜集客觀資訊
三、尊重彼此差異
四、專業人員協助

差異=\=不正常。有的人在融入新環境時,會需要比較多的時間。
關懷四部曲,抱持平常心~

沒有留言: